IT仍是风投宠儿
在业内人士看来,自创投问世以来,IT就是资本追逐的焦点。尽管近两年,IT行业的受关注度呈现出下降趋势,却仍然是获得投资最多的行业。有资料显示,过去十年,创投在中国总共投资了150亿美元,其中一半的钱是投在了IT行业。
IDG亚洲区总裁熊晓鸽指出,“前一轮风险投资的磨炼,催生了‘风险投资+个人创业’这一模式,对产业发展有利,对社会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现在中国已经培养出来了一大批数字英雄,如张朝阳、陈天桥、马化腾等,这更能够激励人们的创业精神。”
在熊晓鸽看来,风投“养活”了很多人——从无线增值服务商到行业解决方案提供商,再到基础应用软件产品提供商;从互联网软件企业到软件外包企业,再到半导体行业。他表示相信,未来几年,IT业仍将是投资热点,而IT行业的投资热点将是新的商业模式和行业解决方案。
戈壁基金合伙人徐晨认为,尽管最近没什么新的热点,但IT业确实存在着一些投资商机。他认为电子商务企业、社区类网站和网络游戏公司、移动平台上的应用软件、服务更细分的SaaS业务等4大领域值得关注。此外,受到3G发牌的影响,电信也成为2009年IT投资的一大热点。
除了本土资本外,国内市场也被很多国外投资机构所看好。继去年10月21日,“诺基亚成长伙伴基金”在中国设立办公机构,同时宣布对亿动广告传媒进行投资后,蓝橡资本也落户北京,中国逐渐成为一些海外投资机构躲避经济危机的避风港。
今年8月,国内创投市场中资机构披露案例11起,投资金额2845.88万美元;外资机构披露案例9起,投资金额6869.75万美元,保持上升势头,并与中资机构差距缩小。有分析观点指出,这一变化反映出外资基金所面临流动性紧张的局面有所缓解,投资意愿有所增强。
海外投资机构落户中国和本土创投机构充沛的资金都给困境中的企业带来希望,而同期创业板的推出,也让国内创投获得了更大的竞争筹码。
创业板的诞生对投资人而言,无疑充满机遇。据称,创业板已经成为风险投资商、券商、投行、律师事务所等内部开会的必然话题。
此前,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创业板应突出市场定位和板块特色,多吸纳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现代服务等领域的企业。作为国内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IT企业显然成为首批登陆创业板的主力军。
公开资料显示,首批申报上市的企业中,IT企业占比接近1/4。由于创业板将青睐“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的所谓“两高六新”企业,这也使众多中小IT企业有更多机会进入投资人的视野。按照中国已经上市的IT公司,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发展的规律来看,资本的累积基本都是从风投到企业自身成长的过程,它的高风险使普通社会资本望而却步,因此IT企业上市也只能依靠风险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