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外资机构,英特尔投资总监吴蓉晖指出,普遍来说,外资没有分到创业板这杯羹,28家里面只有两家外资机构。创业板对资本市场,对整个中国来说是一个新的尝试。英特尔投资更在意创业板作为机构另外一个退出的方式,而不是说对于一家公司可以得到多少回报。
郑伟鹤表示,作为境外投资机构,投资的项目也可以选择在境外上市,也可以在境内上市。国外基本上符合条件,只要市场结合有买家你都可以发行。“哪怕1000家,只要符合上市的规则,在市场上有人愿意认购你的股票,你都可以发。”郑伟鹤称。
郑伟鹤称,在中国可能会看到几百家排队的现象,境内境外在审批程序上不一样。在国外相对来说市场运作方式能够确定未来上市能不能成功,能够发多少,这是可以知道的。国内审批程序不一定会知道,因为是保密的。到最后什么时候批准,什么时候可以上市,不确定性多一点。
不希望做短线的投资人
联想投资董事总经理李家庆表示,联想在香港1994年上市时并不被看好,也不存在今天的100多倍。联想通过连续40—50季度,每个季度发报表,每个季度持续10—30%的成长,最后才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同,他指出,到今天为止香港的资本市场非常信任联想集团,这样一个企业才可以在资本当中获得投资人的长期信任。
“这是我们大家的心态,不希望短线的投资人。我宁愿5年—8年赚10倍,也不愿意1年赚2倍。”李家庆说。
李家庆指出,创业板一周8-10家的速度,到200家的时候,如果市场一旦收紧,前期投资人离开的时候,那时候才能说创业板是什么样的情况。今天的110倍和他们来说关系都不大了,所以算来算去都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